游览博物馆时,将有人工智能(AI)“伴游”;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从图纸上“活”过来;音乐类节目演出实现智能拍摄制作,输出高质量视听产品……这些场景沪深股票配资,将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8月8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全国首个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搭建文化与科技对接平台。
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23.3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文化新业态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实现营业收入8808.8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北京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2.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引导北京市优秀的科技资源注入文化领域沪深股票配资,2025年度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围绕“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和“北京大视听”四大方向,凝练形成了6项需求。基于国产AI大模型的博物馆“智能伴游”导览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将加快打造“博物馆之城”;古代档案文献遗产样式雷图档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将推动“书香京城”发展;面向音乐类节目的总谱解析与AI辅助智拍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将助力“演艺之都”建设……
“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首钢园等文化场景方,针对导览交互模式固化、缺乏沉浸式体验等问题提出真实需求,技术团队则依托前沿技术‘揭榜’,打造标杆应用场景。”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处处长韩建介绍,榜单相关项目均需由企业牵头开展科技攻关,如多家单位联合,参与单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4家。该榜单立足北京市文化产业数字化升级需求,聚焦文博、演艺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将通过关键技术突破,构建新场景解决方案,形成可推广的创新模式,为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提供实践路径。
此前印发的《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人工智能、互联网3.0、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前沿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为主线沪深股票配资,旨在实现文化领域数字化赋能与信息化转型,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近年来,北京市在科技赋能文化领域积极探索,已在技术服务平台搭建、超高清视听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智慧博物馆建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后续,北京市还将充分发挥“揭榜挂帅”优势,由技术方与场景方深度配合与合作,通过联合研发有效解决需求痛点,共同推动典型标杆应用案例落地,构建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生态。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记者:刘苏雅
诚利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